【煽峰点火】第59期:偶像没有黄昏

www.u148.net

“我希望2001年所有青春偶像嘎嘣一声全都死掉。”
——“石庙向导”乐队歌手斯科特·威兰说
“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小甜甜的MTV?都一星期了,为什么电视上还是爆炸新闻。”
—一个15岁美国男孩在911事件后向妈妈抱怨

  小甜甜没有让这个15岁男孩失望,她回来了,她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脚把迈克尔·杰克逊从排行榜冠军位置上踹下来。在911事件之前,几乎所有美国媒体都像斯科特·威兰一样幸灾乐祸地为偶像组合的没落撰写各种悼文,但是他们失算了,他们也许忘了到人口统计部门去查查档案,美国还有3000多万12-19岁八九点钟的太阳,谁也不能阻止这些人对小甜甜的热爱。所以,小甜甜的新专辑上市一周,就超过了迈克尔·杰克逊新专辑销量的一倍。

我的梦中不能没有你

  宗教、英雄、偶像,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精神支柱。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少年来说,他们眼里只有偶像。如果你从传媒通讯业开始发达的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回顾,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偶像总能排除各种干扰,茁壮成长。美国人知道,制造一个偶像比制造一颗导弹更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当第一支娱乐股票上市之后,他们就清楚了,没有他们做不了的事情。
  偶像,一个特殊群体,依附在娱乐产业最显眼之处,与体育界偶像不同的是,娱乐偶像不一定货真价实,只要你愿意,一条狗也能成为偶像。
  从猫王开始,偶像就成了美国青年乃至全世界青年生活中的一部分,庆幸的是,50年代娱乐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猫王还是靠实力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真正艺术家,因此过了半个世纪后人们也没有把他遗忘。如果说猫王成名是当年萨姆·菲利普斯无心插柳神来之笔的话,那么,后来的偶像,也许只有在人们列举反面教材时才会提到:法比安、奥斯蒙德、里克·纳尔逊、弗兰基·阿瓦隆、戴维·卡西迪、“新街边仔”、“汉森”……他们都是红极一时的偶像,但你现在还记得他们吗?
  美国人讲究平等,既然你在夜总会、赌场之类的地方标明“18岁以下勿进”,那你就得给这些18岁以下的人找一个适合他们这个年纪腐败的方式,所以就有了偶像,一代代美国人就是在各种偶像的哄骗下度过了他们焦躁的青春期,偶像崇拜成了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
baby one more time no title

90年代怎么啦?

www.u148.net  但是今天偶像无处不在得有些泛滥,所以才会有人诅咒他们统统都死掉。有人曾这样形容今天的偶像现象:“在过去几年,除非你生活在完全隔离的世界,否则你无法回避掉近来在美国爆发的波糖音乐风暴。不管你听哪一个电台,不管你走到哪一座城市,不管这座城市是大是小,在5分钟内你肯定会听到‘后街男孩’、‘超级男孩’、小甜甜、克里斯蒂娜·阿圭莱拉或其他青春歌手的歌。”的确,偶像风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密集。
  80年代末期,偶像风潮曾掀起过一阵波澜,“新街边仔”、戴比·吉布森、蒂法妮曾让歌坛感受过青春的气息,但这一现象很快就消失了,直到90年代中期“辣妹”把美国搅得天翻地覆之后,美国本土偶像才开始反击。
  孩子们该记住一个叫卢·皮尔曼的家伙,是他让他们的课外生活变得不再枯燥。皮尔曼最早是一个飞机租赁公司的老板,曾经向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这些明星巡回演出提供过飞机租赁业务,一次,他在飞机上看到“新街边仔”这几个乳臭未干的少年颐指气使的样子感到不解,一打听才知道这帮孩子实现在美国响当当的明星,同时人们告诉他,做偶像也能赚大钱,于是,皮尔曼仗着娱乐圈里认识几个熟人就这样开始涉足娱乐业。
  皮尔曼的做法让唱片界目瞪口呆,照理说,90年代中期正是另类音乐的尖峰时刻,波糖音乐已不招待见,星探们总是把目光停留在那些昏暗、肮脏的小酒吧里,希望从那些留着山羊胡子的人堆里发现另一个“涅槃”,做偶像,是上辈子的事吧?但是皮尔曼就不信这个邪,他相信人对他说的那句话:“做偶像也能赚大钱。”而他先后推出“后街男孩”和“超级男孩”两个完全一样的组合更是唱片界之大忌,但商人就是商人,他成功了。所以有人说:“如果他有兴趣,他能把比尔·克林顿变成青春偶像。”
  皮尔曼的成功从另一方面说明,偶像组合在流行任何音乐的时候都会受欢迎,只要你摸准市场,女人和孩子的钱是最好骗的。而偶像潜在的市场巨大又新鲜,每天都会有人加入进来,所以看上去皮尔曼犯了忌讳,实际上两个男孩组合也远远不够。还有,就是被人称为“Y一代”的美国少年在幸福中成长,丰富的物质消费让他们知道如何去享受生活,他们既不像父辈那样雅皮,也不像父辈的父辈那样嬉皮,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爱动脑子,不愿意干复杂工作。Interep调查公司作一个统计,现在的美国青少年,在所有消费中,34%花在买衣服上,22%花在娱乐上,16%花在食品上。具体排在前三位的消费品是:牛仔裤、音乐和快餐,这其中,波糖音乐是他们最主要的消费内容。

我选择,我喜欢

www.u148.net  有人开始为偶像泛滥担忧,媒体开始朝偶像们发难,《滚石》杂志把波糖音乐现象比作纳斯达克网络泡沫,当“后街男孩”登上封面时,标题用的是保罗·西蒙的一首歌名:“泡沫中的男孩。”《沙龙》杂志更狠,介绍小甜甜和她男朋友时的标题是“荡妇与泰迪熊”。MTV电视台也极不情愿整天在播放“后街男孩”的录影带……成人永远无法真正知道晚辈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所以只能冷嘲热讽。
  也许长辈们担忧多余了,难道他们都去听布鲁斯·斯普林斯廷的唱片就正常吗?别忘了,这些长辈当年也是听着偶像歌曲长大的。今天的流行音乐,区分得越来越精细,无论你是8岁还是80岁,在唱片店里都能找到你喜爱的唱片,相对而言,青少年是消费流行音乐最强的群体,时髦、盲目,只要符合他们的口味,任何东西都可以在这个群体中成为爆炸现象。
  唱片公司为这些人提供了丰富的佳肴,基本上,“后街男孩”、“超级男孩”、小甜甜、阿圭莱拉属于一等品,98度、5ive、O-Town、“男孩地带”、“红色代码”、“休息5分钟”、C-Note、A-1、曼迪·穆尔、杰西卡·辛普森属于二等品,还有无数替补队员在后面跃跃欲试。这些偶像的歌听起来没什么区别,他们互相轮换唱别人的歌曲你也肯定辨认不出来。但在这些孩子眼里,完全是另一回事,他们能告诉你小甜甜和曼迪·穆尔的睫毛有什么不同,凯文·理查森和兰斯·巴斯的胸毛谁长谁短,这才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强大的消费欲望也让一些面向低龄读者的杂志火了起来,《少年节拍》、《泰格节拍》、《17岁》、《16岁》、《波普》、《J-14》、《扭》……一期杂志送你29张偶像招贴画,你在它面前能不心动吗?
as long as you love me

我性感,我征服

www.u148.net  如果你让一个15岁的孩子去评价十多年前的玉女偶像黛比·吉布森,他会告诉你吉布森“土得直掉渣”。今天,偶像仅仅有一张俊脸还不够,要能弥漫出一股风骚才行。纵览当今偶像,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性感。性感对正处在青春期的少年来说无疑是一剂猛药,让他们神魂颠倒。男偶像不仅要有迷人的眼神和嘴唇,还要有一身发达健美的肌肉,在音乐录影带里,要时刻把这些展示给观众。女偶像的眼神要能勾魂摄魄,不管什么季节,都是一副夏日海滩的打扮,要让性感体现在身体的每一平方毫米上。小甜甜算不上美女,但是她具备少年眼中一切性感特征,所以乐评人肯·塔克称她为“一个世纪末的性感小野猫”。
  《滚石》杂志在一篇“后街男孩”的采访中曾有这样的描述:“AJ麦克莱恩答应与一位女歌迷合影,突然,她像癫痫发作一样颤抖,当她平静下来之后,麦克莱恩问:‘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能告诉我你刚才怎么啦?’女孩说:‘我刚才来高潮了。’”
   锡拉库扎大学流行文化协会创办人罗伯特·汤普森说:“色情与性,其实有几分可爱,当你决定把自己的童贞献给一个温文尔雅的男孩时,你感觉不会受到伤害。”
  性感,是新一代偶像猎获歌迷的杀手锏,试想,歌迷们去买他们的唱片,有多少是冲着音乐去的呢?只有那些严肃的媒体才去讨论偶像音乐的优劣,而大部分媒体,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些偶像的身体上。小甜甜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穿着校服的荡妇,但是因为她宣称自己还是个处女而引起人们广泛议论,一些家长把她当成教育子女的楷模,另一些人在为她安排失贞时间表,而台上的小甜甜比麦当娜有过之而无不及,婊子和牌坊都让这个19岁少女占去了,因为天使且魔鬼,因为让你爱恨交加,她身后才会跟着一个浩浩荡荡的罗马军团。

这世界变化不是一般的快

www.u148.net  信息爆炸让人都变得健忘,丰富的物质反倒让你没时间去选择。做偶像虽然可以赚大钱,但是在今天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流行音乐的变化现在让人有些应接不暇了,摇滚乐、电子乐、说唱乐和过去不一样了,重金属现象在80年代存在了近10年,电子合成器音乐在英国也风光了5年多。但到了90年代,英式流行音乐不到1年就过时了,Grunge也就火了两年。当你刚要为一种风格下定义时,它就消失了。所以,在最近几年,没有一种音乐风格流行超过半年以上。很多音乐的变化都是体现在细微之处,以前,我们可以把某一类音乐细分成ABCD,现在不行了,你只能说现在流行电子乐,至于什么风格,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半个月就会有新的音色出现。你只能说现在流行说唱乐,但你说不清楚是什么类型。
  偶像音乐看上去要比其他风格的音乐简单得多,但是他们的寿命比任何音乐都要短,1999年“后街男孩”横扫天下,2000年“超级男孩”独霸一方,2001年,小甜甜又粉墨登场,靠青春吃饭的歌手,比拼的只有一个:年龄。
  青少年是最没谱的消费群体,虽然他们选择时不需更多理由,但你很难把他固定住,为了能把握这块市场,商人们想尽各种办法让他们每天都能看到一个新的太阳,孩子们的胃口也因此被吊得老高。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加速流行文化消费的新陈代谢,形成了供需的恶性循环。而倒霉的就是那些偶像,昨天他们可能还被人奉为神灵,今天那些崇拜者就会另觅新欢。如果说性、毒品和摇滚乐是决定摇滚歌星成败的关键,那么偶像歌手面对的恶魔就是时间、运气和声望。“男孩地带”的罗南·基廷说:“唱片工业就是一个薄情郎。”乔治·迈克尔比基廷更明智,在“威猛”鼎盛时期,他宣布解散,放弃偶像路线,做一个真正歌手,他知道,与其被人扫地出门,还不如自己另投他门。
  卢·皮尔曼深谙此道,他知道,如果靠两个男孩组合打天下,他早晚会把飞机赔进去,所以,在“超级男孩”还在给他大把大把赚钞票时,他就给这台印钞机选好了掘墓人——另一支如出一辙的组合O-Town。皮尔曼有些残忍,但是他必须这样,他会笑眯眯地对你说:“去医院看看吧,今天又有多少新生命在诞生。”
Rock DJ(robbie williams)

偶像没有黄昏
    
  即便保罗·西蒙今天苍老得令人心碎,但仍会有很多歌迷会目送他日薄西山。即便“披头士”早已不在,人们还是以各种方式在怀念他们。评论家杰夫·格丁涅尔说:“尽管‘披头士’确实在60年代在流行音乐里带动起好多泡沫,但不管他们在默默无闻还是受到吹捧后,都能做出好音乐,这才是他们真正成为巨星的原因。”
  那么偶像歌星呢?他们不会做音乐,他们只是皮尔曼们线上的一个傀儡。当他们像一颗颗新星从地平线上升起,膜拜者们会一直仰视到他们如日中天,但是,对不起,这些膜拜者不是向日葵,他们的脖子只能转动90度,然后他们的目光又回到地平线,等待另一颗新星的升起。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这些偶像有时连做明日黄花的机会都没有。“辣妹”解散了,她们单飞的尝试都失败了,“接招”解散了,最后只出来一个罗比·威廉斯,还有更多散伙的组合,他们都干什么去了?
  那些只靠一些唱片销售数字就断定偶像没落的评论家未免显得有些武断,“后街男孩”不行了,但这个世界绝对不会缺少“后街男孩”这样的组合。相比之下,小甜甜要比那些组合幸运得多,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船小好调头,她已被评论界内定为麦当娜的“跨世纪接班人”。
  偶像,只是人类在青春期必须尝试一件物品而已,像穿过的衣裳,不经意间就丢掉了。我们总能看到,那些接近而立之年的偶像们面对媒体大倒苦水,面对未来充满迷惑,面对东家日渐冷漠的目光的无奈……当尼克·卡特(“后街男孩”成员)正在设计他不太明晰的未来时,他14岁的弟弟阿龙·卡特正在俘获更年轻一代歌迷。明天,新的太阳升起时,那些苍老的偶像早已人面不知何处去,但你眼里看到的是桃花依旧笑春风。
淘宝热门商品:
 

35.00 元 

【天使名妆】100%纯棉休闲瑜珈裤


 

¥:60.00 

燕窝饼店-皇冠信誉.纯中药美白.丰胸.减肥.排毒饼干.美丽吃出来

★燕窝饼店★燕窝全麦排毒饼干**排毒、养颜、美肤**


 

 

【北京商盟】风の轩杂货铺 小美贵族瘦身



0 评论:

发表评论